• 学术研究
  • 浅谈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及管理
    保护视力色:
  • 阅读:16621
  • 时间:2012-07-29
  • 来源:
  •   摘 要: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更是造价管理全过程阶段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设计阶段 造价的控制及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主要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等。设计阶段具体包括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0%~30%。因此,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指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为具体实现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要求,拟定建筑、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图纸、数据的技术文件的工作。虽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无法达到造价控制的目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介入不足,而设计人员不能将经济和技术完美结合。

      2.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对成本的意识不强,在整个设计中只把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不重视整个工程的整体成本控制。

      3.在工程设计中工程的设计图的质量不够细致,引起工程中工程量算错、漏算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招标工作和整个工程的造价。

      4.由于设计单位只负责初期的成本预算,而最后并不参与工程的结算,常常出现设计阶段与后期结算环节造价控制脱节的问题。

      如何在设计阶段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重点应放在限额设计、设计方案比选、设计概算的审查及图纸优化上。

      一、限额设计

      为实现造价控制目标,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始终推行限额设计,从而实现对项目投资目标的合理分配。在初步设计完成时,复核及调整初步设计概算使其低于投资额;技术设计完成时,控制其修正概算不超过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完成时,控制其施工图预算不超过修整概算,使限额设计贯穿于设计的各个阶段。

      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地节约投资,而是在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保证产品质量和达到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控制投资支出、提高建设投资使用率的有利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提高投资控制的主动性。建立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和设计部门内各专业投资分配考核制度,将项目造价目标按专业构成进行逐层分解,要求设计人员在各自专业的投资分配额度内能满足其使用功能需要。

      2. 满足限额设计还应兼顾功能提高。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以控制投资为目的,而是在设计过程中贯彻造价不变,功能提高的设计思想,在节约投资的情况下设计出功能最佳工程。

      3. 限额设计贯穿于设计阶段的整个过程。建设方与设计方及时进行沟通配合,减少设计中的错漏补缺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中的变更及索赔。

      二、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

      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价值工程是运用集体智慧和通过有组织的活动,着重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掌握“功能提高,造价降低;功能不变,降低造价;辅助功能在允许幅度内降低,造价大幅度降低;适当提高造价,功能大大提高”的原则,才能在限额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最终推出最佳设计方案。

      例如:某项目住宅工程,地下室层高3.9m,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根据结构计算,梁高不小于900mm。在安装设计布置暖通及其他管线时发现,人防区域地下室净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增加层高。而在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地下室层高增加会引起地下室造价及基坑围护等的各项费用增加,经过分析对比测算,最后研究采用“现浇砼混凝土CHF空心楼盖”技术,即梁板柱体系中的主梁区域设计成与空心楼盖等厚的暗梁,板带部分为空心楼盖。具体施工时,将空心圆孔管(内模)埋入混凝土板中,按设计方向排列,现场浇注成型,使原实心混凝土楼盖变成空心楼盖,实现了在层高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净空高度,从而大大降低了由于增加层高所带来的经济成本。经对比测算,结构上实现节约成本91.6元/m2。该方案的优化调整对于总地下室建筑面积达23000m2的项目来说经济效益显著。

      三、设计概算的审查及图纸优化设计概算一般应控制在立项批准的投资控制额之内,如果设计概算值超过控制额,必须修改设计或重新立项审批。设计概算应按编制时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编制,应考虑建设项目施工条件等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还应按项目合理工期预测建设期价格水平。在设计概算审核前,要充分了解建设工程的作用、目的,根据项目的要求,初步掌握工程建设的标准。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必要时需到工程现场实地考察,对于通用结构建筑可采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审核设计概算。

      通过指标对比法的审查,可对已经初步完成工程的方案,和类似工程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在不影响其设计理念、安全度等条件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与设计相协调,避免无谓的浪费。

      例:某项目(含围护、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原设计混凝土单方含量为0.53m3/m2,钢筋单方含量为100Kg/m2,通过与项目所在区域类似项目的主要工程设计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其混凝土含量和钢筋含量均高于平均数值。经设计二次优化方案调整,采用减少地下室底板厚度、增加桩承台基础截面、采用高等级钢材等方法,使混凝土和钢筋单方含量分别调整为0.48m3/m2和82.8Kg/m2,主体结构实现节约成本141元/m2。

      四、结束语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通过限额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以及设计概算的审查及图纸优化等三方面的手段,实现了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达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从而使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技术措施中。

     

    (周顺华 浙江广誉建设有限公司)

     

    分享到:
    0